智能斯托默粘度计-天津永利达实验室设备

智能斯托默粘度计-天津永利达实验室设备

价    格

更新时间

  • 来电咨询

    2023-12-3

王经理
13662141908 | 022-68921882    商盟通会员
  • 联系手机| 13662141908
  • 主营产品|油漆检测仪器,流出杯,比重杯
  • 单位地址| 天津市静海区静海经济开发区庶海道17号
查看更多信息
本页信息为天津永利达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为您提供的“智能斯托默粘度计-天津永利达实验室设备”产品信息,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智能斯托默粘度计-天津永利达实验室设备”价格、型号、厂家,请联系厂家,或给厂家留言。
天津永利达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提供智能斯托默粘度计-天津永利达实验室设备。











旋转粘度计测量使用完整攻略

旋转粘度计测量使用完整攻略 旋转粘度计是应用于石油化工、油漆涂料、食品---等行业流体粘度测量的仪器。通常是采用16位微处理器控制,rtd温度探头实时监控和测量粘度温度,蓝屏led液晶显示器,智能斯托默粘度计,可以显示转速、百分比扭距、转子号及所选转子在当前转速下可测的粘度值。旋转粘度计的使用步骤如下:1、确认粘度计各部件链接无误、安全接地、散热及环境没问题,且自身平稳---;2、调节底座上的两个水平调节脚,直至粘度计顶部的水泡在中间位置;3、将转子保护框架装在粘度计上,向右旋入装上,向左旋出卸下;4、将选用的转子旋入连接螺杆,向左旋入装上,向右旋出卸下;5、插入电源,打开粘度计开关;6、输入选用的转子号:每按转子键一次,屏幕显示的转子号相应改变,直至屏幕显示为所选转子号。7、选择转速:我们在测量之前,需要预估待测流体的粘度范围,然后选择合适的转子和转速。一般用户经常使用仪器测量同一种类型的流体样品,会选用常用的转子和转速。如何设置转子转速可参考:按“转速”键设置转速,并通过按“tab”键可逐位移向当前显示转速的十位、个位及十分位,待选定后通过按数字增加键“+”或减少键“-”来设置十位、个位及十分位等的转速大小。转速设置完毕后,按转速键确认。8、旋动升降架旋钮,使粘度计缓慢下降转子逐渐浸入被测流体当中,直至转子上的标记与液---平为止。仪器自带温控装置时,需要等待流体测量温度达到实验需求。



影响粘度计测量的重要因素

旋转粘度计安装:

1、从包装箱中取出存放箱、支架和调节螺钉三只。

2、将三只调节螺钉旋入支座的底脚。

3.检查升降夹头的灵活性和自锁性,发现过松或过紧时,智能斯托默粘度计厂家,可以用十字螺丝刀调整夹头紧松螺钉,使其能上下升降,一般略偏紧为宜(但也需要注意不要过紧),以防装上粘度计后产生自动坠落。

4、打开存放箱取出粘度计,将粘度计装入升降夹头上,用手柄固定螺钉拧紧(应尽可能保持水平),拿下指针控制杆上的橡皮筋,取下粘度计下端的黄色保护圈,然后取出存放箱中的保护架旋在粘度计上。

5、用调节螺钉调节水平泡,保持粘度计水平。

仪器安装完成后,智能斯托默粘度计,可以使用粘度标准液来对仪器进行校准,校准完成后的粘度计可以正常使用。我们安装和校准仪器完成后,还应该仔细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影响粘度计测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待测流体的温度,因此需要视粘度计产品型号,配合使用合适的恒温水浴或者是加热槽、温度控制系统。



粘度计工作原理:其是按照设定的转速控制步进电机准确平稳地运转,并通过游丝带动转子转动。当转子没受到阻力时,转子和电机同步地旋转;当转子受到被测液体阻力时,转子的旋转将滞后于电机。当游丝的张力与液体阻力达到平衡时,转子滞后于电机的张角是固定的。通过测量张角,智能斯托默粘度计,根据设定的转速和转子,仪器计算出被测液体粘度并显示在液晶屏上。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想要获得旋转粘度计测量的准确值,不仅在前期的操作过程中、温度控制中都要符合规定,在后期的读数中,也要注意等待10-15s的时间,当仪器旋转和读数稳定后,再获取此时显示屏上显示的值。如果提前读数,数据是会有偏差的。

另外,我们在未有任何待测流体时,严禁对旋转粘度计进行开机空转,因为此时会破坏游丝的平衡性,长此以往会导致仪器测量出现偏差。



智能斯托默粘度计-天津永利达实验室设备由天津永利达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提供。智能斯托默粘度计-天津永利达实验室设备是天津永利达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今年新升级推出的,以上图片仅供参考,请您拨打本页面或图片上的联系电话,索取联系人:王经理。



     联系我们时请一定说明是在100招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本文链接:https://tztz301613.zhaoshang100.com/zhaoshang/281266573.html
     关键词: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